Thursday, November 30, 2006

閱讀習慣

好像由中學開始,已經養成每星期買一本雜誌的習慣,從前買一本便利,後來轉買東touch。買雜誌的目的,主要是在搭地鐵/搭火車/等巴士時消磨時間,但原來消磨的不止是時間......

看了十多年潮流雜誌,我得到甚麼?我得到的是新電影簡介、明星藝人近況、近來時興貨品、新game速報,除此之外,還有甚麼?相反,失去的不止金錢〈十多年,都不是少數目〉,還有閱讀的時間。在家中,有電視電腦,很少會撥出時間,靜靜的坐下看書,因此,在搭車及等車的閱讀時間,已經是絕無僅有的,不應該再隨便浪費了。

由今天起,陪伴我度過搭車等車的,已由東touch變成李天命的《哲道行者》,多謝同事借出書籍〈其實已放在家多時,不好意思〉,希望從中可有所得著。

今天是第二天,可幸將不會有第三天。

Wednesday, November 29, 2006

第一步

剛好十二點,先和自己說聲生日快樂,今年的生日,是過往廿九個生日中最難忘的,卻也是最難過的。

今晚剛和中學朋友晚餐,一回到家就看見書桌上,放了媽媽給我的利是一封,還寫了祝我生日快樂、身體健康、心想事成,感動得淚水差點奪眶而出,媽媽,多謝你。

在和同學相會之前,由於尚未夠鐘的關係,一個人漫無目的在旺角鬧市走走,想起和同事之間的一些對話,原來從前的一些想法,一些想做的事,似乎都完成不到,突然覺得前景真的一片黑暗,真的想不到前路該如何行,身處鬧市中,身邊卻沒有半點聲音,很迷茫,前所未有過的迷茫。

幸好,在最迷茫之際,明白到即使尚未找到該走的路,尚未知道該做甚麼,但至少,知道甚麼是不該做。

回家後,將整部電腦的遊戲全部uninstall,即使是買了一個星期、曾令我瘋狂玩足一星期的那隻遊戲也一併刪除了,因為我明白在我未找到該走的路之前,我絕不可以再浪費時間在電腦遊戲上,所以由今天開始,2006年11月29日,我不會再玩PS2,不會再打電腦遊戲,將時間用在其他方面上,這是我今年生日向自己許下的承諾。

今晚和朋友對話中,提起睇和富大埔、睇墨攻,原來我滿腦子還是有妳。

今天是第一天。

Monday, November 27, 2006

對不起

你所講既每一句說話都好o岩,我連反博既餘地都冇。
我連自己都照顧唔到,我根本無能力俾到幸福你。
我連挽留既理由都找不到......我既眼淚只可以不斷地流。

我係一個好無用既人,令到你好失望,對唔住。

Thursday, November 23, 2006

聖誕燈飾

前幾天回家途中,經過尖東,見到大廈外牆舖滿聖誕燈飾,原來聖誕節又到了!




成爸之路

六十年代的中國,是個十分保守的國家,人生大事乃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自由戀愛可是遙不可及的事。成爸與成媽的結合,就是在毫無感情基礎下發生。

成爸一家五兄弟,雖然在中山市稱得上為大戶之家,但當年的香港仍然是國內人士趨之若鶩的掘金勝地,家家戶戶的男丁都會選擇偷渡來香港碰碰運氣,期望一朝得志,衣錦還鄉,成爸一家當然也不例外。成爸在家中排行第三,由於二哥不幸在年少時意外去世,成爸便和大哥擔起一家的期望,偷渡來港,創一番事業。

香港地即使遍地黃金,也不是人人有本事拾得到。成爸和大哥初來步到,人生路不熟,要找份工作又談可容易。成爸當過苦力、拉車、打魚,最後在一間染布工廠做染布工人,生活才叫穩定下來,而大哥也憑著少少農藝知識,在一間售賣農藝用品的店舖,當起售貨員來。

當染布工人的生活,可不輕鬆。一星期六天工作,朝七晚十,旺季時更加連僅有的休息日也得用來趕工。國內親友以為身在香港,好食好住乃必然的,實情成爸有苦自己知。

經過多年的異地生活,成爸雖稱不上腰纏萬貫,但有份穩定的職業,收入總比留在國內好得多。半個香港人的成爸,回到中山故鄉顯得特別吃香,根本不愁沒有女人。可恨的是身為半個香港人的成爸,根本沒有多餘時間留在故鄉談情說愛,但為了替成家傳宗接代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總不能抗拒。

三十三歲的成爸,就在四海酒家,認識了廿三歲的成媽。

「妳好!」「你好!」

三個月後,成爸成媽結婚了,但他們說話還不夠十句。

三日後,成爸返回香港工作,但他們說話還不夠廿句。

清明、中秋、春節,就是成爸成媽相見的日子,但他們說話仍然很少,真的,甚至比床第之事還少。成爸和成媽賴以溝通的方法,就是每年數次的床第歡娛,但歡娛的,恐怕只有成爸。

婚後一年,大家姐智美出世,後來智祥、智仁也在往後六年間,來到這個世界。有了孩子的成爸,為了爭更多的金錢,不得不更努力工作,一家團聚的日子更加少之又少。漸漸懂事的智美,有時也會問:「媽媽,爸爸為何不和我們一起生活?」「智美,爸爸為了我們生活好些,在外邊辛勞工作,你要乖啊,幫媽媽照顧弟弟。」智美從小已接受了沒有爸爸的生活是甚麼一回事。成媽就靠著成爸每月的匯款,撫養智仁三姊弟,直至智仁一歲生日那天。

成媽收到成爸的電報,電報說成爸經過多年努力,終於成功申請到成媽和三姊弟搬離故鄉,來到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生活?!

「點解?點解會係澳門?」

「移居澳門的手續易辦得多,澳門又有親戚可照顧你們,而且澳門與香港只不過是一海之隔,我每月可來澳門一兩次,總比返中山方便。」

「那就聽你的。」

成媽和三姊弟從此在澳門展開新的生活,誰想到這竟是悲劇的開始。

Wednesday, November 22, 2006

成智仁

十二月的一個嚴寒晚上,智仁和女朋友芝美,倚在星光大道的欄杆,欣賞著對岸?燦的燈色。臨近聖誕,維港兩岸的大廈都換上了聖誕燈飾,燈火比平日更通明,吸引了一對一對的,互相倚傍,霎是浪漫。

「智仁,我們一起多久?」芝美問智仁時,雙眼一直向前望,沒有望過智仁一眼。

智仁望一望手錶,然後肯定地答:「一共三年零八個月十二日….剛剛夠五個小時!」智仁滿有自信地答,但芝美仍然只是眼望前方。

「唔,是時候了…」芝美似乎欲言又止。

智仁聽到後,便伸手入褲袋,拿出一早準備好的禮物。一份用了足足三十年,去尋找適合的人接收的禮物。智仁悄悄打開盒子,心怕會打草驚蛇,讓芝美察覺到盒子裡裝著既東西。智仁拿出盒子裡面的東西,準備講出心裡面已預備好的說話。

「我們分手吧。」智仁尚未開口,芝美已搶著說出,一直放在心裡面的說話。但,仍然沒有望過智仁一眼。

智仁呆了,戒子從抖震的手中掉到地上,然後滾到岸邊,再噗一聲掉落海中,一切看似挽回不了。

過往三年零八個月十二日五小時的戀愛片段,不斷係腦海裡面重播又重播,直至分手的一刻。

Tuesday, November 21, 2006

小事三件外傳!神秘之第四件小事!

每年的11月29日,是神秘之第四件小事發生的一天,是小弟之生日也。

每年的生日,媽媽都會在我返學/返工前,為我準備利是一封加雞蛋一隻,作為我的小小生日禮物,媽媽這個傳統習俗已維持多年,但近年媽媽一方面要返工,又要打理家務,已無暇再為我準備了,不過我也希望媽媽多爭取時間休息,這反而是一件更有意義的生日禮物。

好開心係咁多年的生日之中,朋友都會因此而相約一班好友請我食餐飯同我慶祝,及為我送上生日禮物。數一數,算一算,多年來收過的生日禮物也不計其數〈排名由遠至近〉:精鋼鍊製龍珠鐵筆盒兩個、絕版熱刺短袖波衫、李小姐訓身演出之蜜桃精靈不扣鈕系列、人著多過我著adidas波boot、絕版熱刺長袖波衫加波褲、風褸加簽名底褲半打、型仔cap帽、名貴porter袋仔、nike時尚風褸、愛心Jingle Bell、愛心車路士波衫等,如有遺留,請勿見怪。在此再多謝各方好友的禮物!

隨著近年香港經濟的不景氣,朋友間已有共識不再互送生日禮物,此舉避免了不少買禮物的煩惱。雖然禮物欠奉,但每逢生日,朋友依然會相約請我食飯,亦可作為朋友間的聯誼活動,不竟大家畢業後,各自有各自的生活,見面的機會已不多,因此每次相聚都會份外珍惜。

在此祝自己生日快樂之餘,亦祝同是十一月生日的wallace,kwan,fanny,馬仔,emily,catherine生日快樂!

Monday, November 20, 2006

小事三件之最終章

每年踏入十一月,總會有三件小事發生。當小事三件之一及續篇刊出後,引來各方網友激烈討論小事三件之最終章會係點樣既一件事,睇黎係時候開估俾大家知啦,因為呢件個日子好快就到喇......

3.感恩節

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,是美國感恩節的大日子,今年的感恩節是 11 月23 日。從 1863 年開始, 感恩節已成為美國的公眾假期,假期通常由星期三放工開始,直到星期日為止,合共 4 天。在今天的美國,感恩節已成為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,甚至比聖誕節更受到重視。因為感恩節是傳統的家庭團聚的日子,感恩節期間,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,都要趕回家過節,這已經成了全國性的習俗。係感恩節當天,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既晚餐,與家人共享天倫,當中火雞已成為感恩節必備既食物。

雖然香港沒有感恩節這個節日,但願大家能懷有一顆感恩之心,感激待你好的人,寬恕待你差的人,世界自然更美好。

Thursday, November 16, 2006

NO......W!!

唔知係好消息定壞消息,由下個球季開始,NOW會獨家轉播英超既賽事,以後想睇英超,唯有NOW......

唔知邊年開始,有線奪去英超獨家直播權,要睇英超唯有裝收費既有線電視,當時作為學生既我,又未識搵錢,屋企又唔係有錢,根本承擔唔到每月用幾百蚊黎俾我睇波,所以係中學時代開始,就要承受冇波睇既痛苦,唯有等睇無線間中直播既本地波呀、法國波呀咁,總叫聊勝於無。好彩當時收費電視未咁有財力,所以世界盃歐國盃呢D四年一次既盛事仍然係免費電視台做直播,我就係靠睇呢D大型賽事黎止波癮。但係好不幸,96年歐國盃既直播權竟然俾有線拎左,當時讀緊中六既我,根本冇錢為左睇波而裝有線,果時唯有依靠去朋友屋企睇,或者搵朋友幫我錄低,睇隔夜球賽,真係苦不堪言。好彩無線爭氣,爭番個98世界盃播影權,如果唔係後果真係不敢想像。

後來升左上大學,科大竟然係宿舍裝左有線,我唯有經常星期六一個人返去睇波,順便屈蛇係同學既HALL。有時唔記得叫同學唔好鎖門,睇完波唯有搭番車返屋企,舟車勞頓。直至2000年,剛剛畢業,為左睇00年歐國盃,終於狠下決心,一個月自己嘔百幾蚊裝左有線,自至開始,終於可享受每個週末,舒舒服服安坐家中欣賞英超同其他國家既聯賽。可惜呢個蜜月期,直到近年開始起了變化。

幾年前開始,愈來愈多收費電視開台,有線既龍頭大哥位置開始受到動搖,最明顯係ESPN俾NOW搶左,有線從此失去左歐聯既直播權,好彩前幾年仲有亞視直播,我都可以收看到呢項球會最頂級既賽事。可惜由今年開始,亞視終於連呢個賽事都冇埋,我都曾經因此考慮為此裝埋NOW,但權衡輕重後,最後都係放棄左。但出年有線連英超呢個皇牌都冇埋,想睇英超真係只有裝埋NOW,唉...而家都唔知點算好,棄CABLE取NOW,咁西意德既聯賽又睇唔到,一切不變?但英超又唔可以唔睇,裝晒?冇錢冇位冇插頭.......

你地話點好呢?

Saturday, November 11, 2006

小事三件之續篇

每年踏入十一月,總會有三件小事發生。

2. TVB台慶
每年的11月19日,是TVB台慶的大日子,今年已是台慶39週年。 無線電視在慣性收視之下,係普羅大眾經常收看的電視台,因此TVB台慶已變成一年一度的大日子。

記得細個很期待睇一年一度的台慶特備節目:龍鳳呈祥賀台慶,亦即是現在的萬千星輝賀台慶。記得係呢個全年最大型的綜藝節目中,好似係由男女藝員各自表演去爭奪錦旗,後來演變成現在由不同藝員組合表演一個環節,以爭奪萬千星輝大獎。除左表演之外,抽獎環節都係台慶夜必備節目,經常可以睇到一些唔係好紅既藝員一齊爭車奪樓,我諗對一些搵錢少既藝員黎講,呢個真係千載難逢的機會。台慶夜最好睇既一定係趣劇,集合左好多大牌一齊,he 可下喜咁搞下笑,做下d無聊劇,講真確係幾胡鬧,但又係最易出事既時候,仲記得劉華經典既杏加橙同克勤既非法進入女性體內插旗嘛?

唔知由邊年開始,無線學左亞視咁,係台慶搞左個頒獎典禮。開頭覺得真係無咩公信力,但呢幾年開始變成全城既話題,大家都好留意最佳男女主角既新聞,睇下邊個唔妥邊個,邊個串邊個咁,今年更破天荒將頒獎禮從台慶夜拆左出黎搞,而且收視仲唔錯,相信往後都會係咁搞法。

除左台慶夜大搞之外,集合大部份男女歌星既翡翠歌星賀台慶亦都係大家必睇既節目。因為無論大牌細牌,如果想係年尾勁歌金曲上拎番一個半個獎既話,都唔敢唔出席,所以呢個節目曾經製造好多經典場面,最記得係一d唔多出名既歌手,只能係一d間場既medley唱幾句歌,然後全晚就做人肉布景板。但經過多年來一式一樣既做法之後,呢個節目係唔知邊年開始停辦,直至上年至重開,可惜好睇指數亦都大大降低,上年都尚可,今年就真係......

最後係呢度同TVB講聲:TVB,Happy Birthday!!

Friday, November 10, 2006

小事三件之一

每年踏入十一月,總會有三件小事發生。

1. 澳門大賽車
每年十一月中既週六日,澳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既門格蘭披治大賽,今年已經係第五十三屆了。記得細個既時候,每年都好期待澳門賽車,可能細個曾經係澳門住過,所以對此特別有親切感,可惜當時沒有到過現場親身欣賞。之後黎左香港依然有每年睇賽車既習慣,由星期六朝早起身睇電單車賽、房車賽、東望洋賽,睇到星期日既三級方程式賽,其他一切活動都會停止,打機打波都唔去架。

澳門賽車最觸目既係三級方程式,通常每個一級方程式車手都會先由三級方程式開始,而澳門賽道係被喻為最困難既三級方程式街道賽,所以每個車手都以征服呢條賽道為榮。當年冼拿就係呢度稱王,佢既最快圈速紀錄仲保持左好耐添。好記得有一年既三級方程式賽事,係由舒密加激戰夏健倫,當年夏健倫係第一回合係贏左舒密加約兩秒,只要佢係第二回合唔好輸俾舒密加多個兩秒,咁總冠軍就會係夏健倫喇。第二回合去到最尾一圈,夏健倫緊貼住舒密加後面,只要保持呢個距離過終點,夏健倫就會得到總冠軍,但係作為一個車手,又點會甘心係人後面過終點,於是夏健倫嘗試抽頭過舒密加,可惜佢車頭不幸撞到舒密加車尾,仲壞埋車,係最後一圈暗然退出,睇住舒密加過終點成為總冠軍,而佢只有行出跑道,仲流下英雄淚,呢一幕真係好感動,好替夏健倫不值。

唔知邊一屆開始,已經再無睇賽車既熱情,雖然每年十一月都會想起澳門會舉行賽車,而電視台依然有直播,但已經唔會好期待咁坐係電視機前收看,可能有時偶然會開電視會睇到,但都唔會再有心坐定睇。點解兒時好喜愛既體育活動,而家已經再無興趣呢?

Thursday, November 09, 2006

相聚

剛剛和一位中學同學相聚了幾個小時,他明天又要返回加拿大了。

九七問題影響得我們這一代十分深遠,過半數的中學同學都因此移民他鄉,今次一別,起碼三年後先會再見,到時又唔知大家會變成點。記得佢中四走左之後,一直都冇再返過黎,直到2002年5月。好記得係2002年5月,因為果年適逢韓日世界盃,佢5月返黎,6月返番加拿大,然後就到世界盃,因此印象特別深刻。

記得當年佢返黎既時候,一班朋友都好開心,而且七年冇見過,大家都變左唔少,佢竟然變成蘇民峰咁既樣,梳左條辮,同以前形象完全唔同。果個月基本上一有時間就同佢去玩,去赤柱,上山頂,睇戲,食許留山。果個月食許留山既次數仲多過我之前廿幾年所食既,所以而家佢每次返黎,都會諗起許留山,都要同佢再食一次許留山。

2002年之後,佢返黎既次數多左,可能期間有幾個好朋友結婚請飲,佢就順便返黎賀一賀。但今次返左去之後,呢兩三年都好難再見,雖然話有錢有時間就飛過去探佢,但要有錢有時間都唔係易事。

希望呢三年大家都努力,期望大家再聚既日子!